在府城光彩繡莊,每一位繡師都是時間的編織者。他們承載著上一代的手藝記憶,也不斷嘗試新的材料與表現形式。
林玉泉老師擅長立體刺繡,以「一形、二體、三色」聞名。他不追求快速與大量,而是堅持手工、用心、慢工出細活。每一幅作品,不只是繡品,更像是一首靜靜訴說文化的詩。
他曾將作品贈與多明尼加總統,也在日本京都展出台灣刺繡之美,把這項傳統技藝帶向世界。
阿泉師依然堅守傳統的棉花立體繡,他用生命告訴我們:「傳統不是包袱,是記憶,是價值,是我們從哪裡來的證明。」
他不只是一位繡師,更是一位教師、一位傳承者。十多年來,他將自己的技藝與信念一針一線地縫進學生的心裡。
「這是我們的文化,值得被珍惜一輩子。」
繼承的是技藝,開創的是新路,二代繡師的光彩願景。
林婕瑀,自小在父親林玉泉老師的繡莊裡長大,針線聲與綢緞香,是她最熟悉的童年背景音。
出社會輾轉多年回到繡莊,她深信不為了「守成」,而是為了創造傳統的新可能。
她開始將年輕人的視角帶入繡藝之中,不只保留立體刺繡的深厚工法,更加入現代設計語彙,讓繡品不再只屬於廟宇與典禮,也能走進日常與國際舞台。
她重新打造品牌形象,開發文創商品,參與展覽與跨界合作,更重要的是,吸引一群同樣熱愛文化的年輕繡師加入,為這座老繡莊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。